《大医生》编辑部官网欢迎您!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3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24 h 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 19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 统计治疗后 24 h 患者出现出血性转化及未出现出血性转化例数,将其分为出血性转化组(10 例)和无出血性转化组(180 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高脂血症、发病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基线空腹血糖、溶栓 24 h 后收缩压(SBP)、溶栓 24 h 后舒张压(DBP)、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 2 h 的 NIHSS 评分、基线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基线 Barthel 指数量表(BI)评分,采取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 析 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转化组患者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基线 NIHSS 评分 显著高于无出血性转化组(P <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并高血压、是否并高脂血症、发病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 溶栓 24 h 后 SBP、溶栓 24 h 后 DBP、溶栓后 2 h 的 NIHSS 评分、基线 mRS 评分、基线 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基线空腹血糖>6.1 mmol/L、基线 NIHSS 评分>20 分是 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 因素(P <0.05)。结论?高血糖和高基线 NIHSS 评分均可能会影响 rt-PA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增加术后出 血性转化的发生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经 rt-PA 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7-2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