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编辑部官网欢迎您!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246.6

基金项目:

杭州市下城区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编号: B20190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作用,以期为该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 61 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研究组( 31 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和对照组( 30 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痉挛情况、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指标 [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 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 一氧化氮( NO)、血栓素 B2( TXB2)及 6- 酮 - 前列腺素 F1α( 6-keto-PGF1α) ] 水平及炎症因子 [C 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 -6 ( IL-6) ] 水平。 结果 研究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改良 Ashworth 评分量表( MAS)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 (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 CS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 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FMA)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 组患者 S100-β、 NSE、 TXB2、 CRP、 TNF-α 及 IL-6 水平均更低, NO、 6-keto-PGF1α 水平均更高,且观察组上述神经功能指标、血管内皮 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与传统常规针刺方法比较,在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中应用张力平衡 针法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1-16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