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编辑部官网欢迎您!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超声造影增强的能量多普勒在FNH及HCC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张钰娸 王渝洲 巫晓伟
    2023, 8(1).
    [摘要](100) [HTML](0) [PDF 82.10 K](1402)
    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性质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FNH组(38例)和HCC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到达时间(AT)、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增强斜率(AS)]和影像学特征表现。分析超声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鉴别FNH与HCC的价值。结果 FNH组淋巴结肿大和肝硬化发生率低于HCC组,中心瘢痕发生率高于HCC组(均P<0.05)。HCC组与FNH组门脉期和延迟期血管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H组抱球征和“车轮状”血流信号率高于HCC组,TTP和AT显著短于HCC组(均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车轮状”血流信号(AUC=0.716,敏感度=0.574,特异度=0.845,P=0.020)、TTP(AUC=0.767,敏感度=0.842,特异度=0.714,P=0.004)及AT(AUC=0.717,敏感度=0.789,特异度=0.571,P=0.019)对鉴别HCC与FNH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结论 超声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检查有助于HCC与FNH的鉴别诊断,其中“车轮状”血流信号、TTP及AT诊断价值较高。
    2  妇产康复治疗仪联合耳穴埋籽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
    丁燕燕,姚 路
    2020, 5(21):28-29.
    [摘要](840) [HTML](0) [PDF 1.46 M](999)
    摘要:
    目的 探究妇产康复治疗仪配合耳穴埋籽对产妇尿潴留的影响,为产后管理提供优质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2020 年 7 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22 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1 例。其中对照组开展传统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妇产康复治疗仪配合耳穴埋籽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及产后 24 h 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及产后 24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产妇引入妇产康复治疗仪配合耳穴埋籽治疗,能改善产后尿潴留症状,且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3  次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齐 炜
    2020, 5(21):16-18.
    [摘要](934) [HTML](0) [PDF 2.25 M](972)
    摘要:
    目的 分析次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山西中条山集团总医院于 2015 年 4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50 例,实施次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50 例,实施次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手术前后的 VAS 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要好于对照组患者,VAS 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为发生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实施次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后,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可以更快的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4  阴道内镜电切技术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方芙蓉,陈晓青,袁建寰,张丽华
    2023, 8(1):60-62.
    [摘要](44) [HTML](0) [PDF 440.79 K](951)
    摘要:
    目的 研究阴道内镜电切技术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 医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接收的 100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 5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阴 道内镜电切技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宫腔镜电切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手术效果。比较两组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整体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内镜 电切技术应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5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应用效果
    李亚琴
    2023, 8(1).
    [摘要](720) [HTML](0) [PDF 34.31 K](853)
    摘要:
    【摘要】目的 探究在分娩镇痛中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镇痛效果、镇痛指标、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完全阻滞及镇痛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镇痛前,两组疼痛程度无差异(P>0.05);镇痛后,第一、二、三产程中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应用于硬膜外无痛分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缩短产程时间,能为产妇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临床价值较高。
    6  HBV前基因组RNA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价值
    徐国球 李平生 吴细妹
    2023, 8(1).
    [摘要](533) [HTML](0) [PDF 33.17 K](720)
    摘要:
    【摘要】目的 通过恩替卡韦(ETV)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血清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水平评估其疗效价值。方法 选取东莞广济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确诊为HBeAg阳性CHB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ETV治疗12个月后HBeAg是否获得完全应答,分为获得组(35例)和未获得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ETV治疗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pgRNA水平及ALT各时间点动态变化,并探讨ETV治疗后各时间节点与HBV pgR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获得组与为获得组0个月血清HBV pgRN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获得组3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血清HBV pgRNA水平显著低于未获得组(P<0.05);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血清HBV pgRNA水平与获得组均有显著相关(P<0.05),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血清HBV pgRNA水平与未获得组无相关性(P>0.05);获得组与未获得组0个月AL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获得组3月、6个月及12个月的ALT水平显著低于未获得组(P<0.05);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ALT与获得组均有显著相关(P<0.05),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ALT与未获得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BV pgRNA水平对HBeAg阳性CHB患者ETV的疗效评估具有较大价值。
    7  多 b 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核磁共振动态增强在乳腺癌诊断中效能分析
    田 甜
    2022, 7(13):1-3.
    [摘要](847) [HTML](0) [PDF 1.64 M](699)
    摘要:
    目的?研究多 b 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联合核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 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别开展多 b 值 DWI、MRI 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不同 b 值时的良恶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 b 值的良性患者 ADC 值均高于恶性患者(均P<0.05)。良性患者的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TIC)分布情况与恶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 高于单一多 b 值 DWI、MRI 动态增强检查(P <0.05)。结论?多 b 值 DWI 联合 MRI 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更高,可提 升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
    8  浅、深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对比观察
    周桂生 黄 宁 谭汉青
    2023, 8(1).
    [摘要](314) [HTML](0) [PDF 29.75 K](678)
    摘要:
    【摘要】目的 粘连期肩周炎病患开展松解手法联合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择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病房的粘连期肩周炎病患,共计50例,研究开启于2020年7月,完结在2021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5例。将浅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应用于常规组病患中,将深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应用于试验组病患中。针对每组病患各时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肩关节功能得分、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同组组内治疗两个疗程后VA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两个疗程后试验组病患VAS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组组内治疗两个疗程后肩关节功能得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两个疗程后试验组病患肩关节功能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同组组内治疗两个疗程后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治疗两个疗程后试验组病患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依次是96.00%、72.00%(P<0.05)。结论 粘连期肩周炎病患开展深刺温针灸联合松解手法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感,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针对炎性病灶提升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9  阴道内镜技术在宫腔镜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方芙蓉 陈晓青 袁建寰 张丽华
    2023, 8(1).
    [摘要](367) [HTML](0) [PDF 33.04 K](65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对门诊进行宫腔镜的诊治上,应用阴道内镜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宫腔镜检查者与80例子宫内膜息肉者,对接受检查者随机分成宫腔镜检查组与阴道内镜检查组每组各50例,对子宫内膜息肉行电切术治疗者随机分成宫腔镜电切组与阴道内镜电切组各40例,比较各组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 对比各组实施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患者的诊断指标情况,阴道内镜检查组显著优于宫腔镜检查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分级、出血量、总体满意度,阴道内镜电切组各指标均是显著优于宫腔镜检查组(P<0.05);比较行阴道内镜和宫腔镜操作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阴道内镜组总发生率为10.00%,宫腔镜总发生率为23.33%,阴道内镜组明显低于阴道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0.016);比较患者组行阴道内镜和宫腔镜操作的总满意度,阴道内镜组总满意度为93.33%,宫腔镜组总满意度为81.11%,阴道内镜组明显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14);比较医生组行阴道内镜和宫腔镜操作的总满意度,阴道内镜组总满意度为95.56%,宫腔镜组总满意度为85.56%,阴道内镜组明显高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P=0.041)。结论 对女性宫腔疾病,采取阴道内镜技术辅助宫腔镜诊治的价值显著,成功率高、疼痛低并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10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周永 李宏欣 徐书福
    2023, 8(1).
    [摘要](137) [HTML](0) [PDF 36.24 K](638)
    摘要:
    【摘要】目的 对于患有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而言,探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式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实际手术治疗围术期内中的效果以及对比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来在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分析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分),采取小切口胆囊炎切除术;实验组(30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比对两组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的各项指标情况,包括围术期时间指标,即住院、手术、肠鸣音恢复、排气恢复时间、抗菌治疗时间、并发症、临床治疗疗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不同的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更短、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上述所有的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比较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在胆囊切除术治疗方面,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术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在胆囊结石并胆囊炎临床治疗中成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11  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分析
    金友存
    2020, 5(21):13-15.
    [摘要](803) [HTML](0) [PDF 2.42 M](631)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进行 Logistic 分析。方法? 选取 2017 年 7 月至 2020 年 2 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80 例高龄产妇,均检测血糖指标,收集病历资料,进而统计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进行 Logistic 分析。结果? 180 例高龄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 18.89%;发生妊娠期糖尿病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较高、孕期增重较多,流产次数≥ 2 次、糖尿病家族史、喜食甜食、焦虑及高血红蛋白血症所占比例均较未发生妊娠期糖尿病者高,日运动量≥ 1 h 所占比例较低(P < 0.05);经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孕前 BMI、孕期增重、流产次数≥ 2 次、糖尿病家族史、喜食甜食、焦虑及高血红蛋白血症为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 > 1,P < 0.05);日运动量≥ 1 h 是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素(OR < 1,P < 0.05)。结论? 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喜食甜食等是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日运动量≥ 1 h 为保护因素,有助于预防措施的制定。
    12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荆书光 刘伟 于艳辉
    2023, 8(1).
    [摘要](384) [HTML](0) [PDF 39.19 K](627)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情况及KP来源、分布构成比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KP败血症患儿85例,按照年龄大小分为新生儿组(55例)和非新生儿组(30例),新生儿组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败血症组(35例)和晚发型败血症组(20例)。比较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转归情况及KP的标本来源、分布构成比、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新生儿组中呼吸系统多见,其次是反应差、神经系统,发热、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新生儿中发热多见;分离出的85株KP中有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65株非产ESBLs菌均主要来自于痰液,尿液次之;85株KP中,新生儿组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非新生儿组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钠。85例患儿中,治愈38例,好转30例,自动出院15例,死亡2例。结论 KP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多为多器官、多系统的受累,KP多来源于痰液、尿液,且耐药率较高,临床对于新生儿应选择对于机体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进而改善患儿的临床转归情况。
    13  牙周病的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
    严海华,缪冰峰
    2020, 5(21):39-41.
    [摘要](801) [HTML](0) [PDF 2.16 M](621)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凤凰分院收治的 60 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牙周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牙槽骨密度、牙冠长度及牙根长度变化情况。结果? 经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CAL)、牙龈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及牙周探诊深度(PD)值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牙槽嵴顶及根尖区的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冠长度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牙根长度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对牙周病患者,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均可起到治疗效果,但后者能够改善患者牙周功能,降低牙槽骨密度,增加牙冠长度,但未增加牙根长度,临床使用价值更显著。
    14  1.5T MR高b值DWI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潘美宇
    2023, 8(1).
    [摘要](149) [HTML](0) [PDF 69.04 K](60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1.5T MR在b值取800 s/mm2、1 000 s/mm2、1 200s /mm2、1 500 s/mm2下DWI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疑似早期前列腺癌患者182例为观察对象,均行1.5T MR多b值DWI检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早期前列腺癌的MR表现;比较早期前列腺癌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周围正常组织的ADC值;观察不同取b值时DWI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早期前列腺癌的T2WI及ADC图主要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D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早期前列腺癌在b值取800 s/mm2、1 000 s/mm2、1 200 s/mm2、1 500 s/mm2下的ADC值均低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周围正常组织的ADC值(P<0.05)。取b值=1 500 s/mm2时,DWI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较高。结论 早期前列腺癌的不同b值下ADC值均低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周围正常组织,1.5T MR高b值(1 500 s/mm2)DWI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效能较高,可推广。
    15  基于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
    庄桂娟,季 敏
    2020, 5(23):17-18.
    [摘要](306) [HTML](0) [PDF 1.52 M](606)
    摘要:
    目的 探究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 50 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和改良组,每组 2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医院内部传统的超声乳化手术,改良组患者在常规组手术方法上进行改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不同 时期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前,改良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数据为(2 798.96±411.83)mm2、而常规组数据为(2 799.34±411.14)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手术后 1 周和手术后 3 个月,改良组数据分别为(2 797.25±411.11)mm2 和(2 698.21±411.26)mm2,常 规 组 分 别 为(2 632.21±448.50)mm2 和(2025.51±513.52)mm2,改 良 组与常规组数据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 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而常规并发症发生率为 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的总体满意度为 92.00%,常规组的为 84.00%(P < 0.05)。结论? 针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维持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处于稳定状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16  消癌平片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TGF-α、   VEGF水平的影响
    强金虎,张世强,孟 芳,邓晓兰
    2020, 5(21):36-38.
    [摘要](927) [HTML](0) [PDF 2.07 M](59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癌平片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对Ⅲ - Ⅳ期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治疗的 60 例Ⅲ - Ⅳ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 3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KPS)、疼痛评分(VAS)及血清 TGF-α、VEGF 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 90.00%,高于常规组的 70.00%(P < 0.05);干预后试验组 KPS 评分、VAS 评分及血清 TGF-α、VEGF 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 < 0.05);关于毒副反应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P > 0.05);关于中、重度毒性反应发生情况,试验组白细胞减少及血红蛋白下降均为 0 例,对照组分别为 16.67%及 6.67%,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消癌平片联合常规化疗方案可有效控制Ⅲ - Ⅳ期胃癌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7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评价
    解影影
    2020, 5(21):7-9.
    [摘要](963) [HTML](0) [PDF 2.29 M](556)
    摘要:
    目的 对比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 1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74例。A组患者应用多索茶碱,B 组患者应用氨茶碱。治疗 7 d 后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等。结果? A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4.59%,高于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83.78%,(P < 0.05);治疗 7 d 后,A 组患者的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速峰值水平均高于 B 组(P < 0.05);A 组治疗后的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8、白细胞介素 -33、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均低于 B 组(P < 0.05);A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6.76%,显著低于 B 组 18.92%,(P < 0.05)。结论? 相较于氨茶碱,多索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的好转和炎症反应缓解,且安全性更高。
    18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和疼痛程   度的影响探究
    杨春芳
    2020, 5(21):19-21.
    [摘要](566) [HTML](0) [PDF 2.02 M](54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医院2017 年 9 月至 2020 年 8 月收治的 100 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和卵巢功能。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疼痛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也均优于治疗前(P < 0.05),但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9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疗效   分析
    郑 菊,陈群娟,叶福龙,尤 华,吴雁鸣
    2020, 5(21):1-3.
    [摘要](915) [HTML](0) [PDF 1.99 M](545)
    摘要: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2019 年 12 月苏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 HFpEF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30 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为基础的常规心衰治疗药物,观察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随访 6 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再次住院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 N 末端 B 型脑钠肽(NT-proBNP)、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4、0.532,P=0.454、0.597);治疗后,观察组 NT-proBNP(521.5±123.2)pg/mL 低于对照组(612.5±103.3)pg/mL,6 min 步行试验距离(550.3±52.4)m 长于对照组(393.4±61.5)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10.636,P=0.003、0.000)。观察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一个级别及以上有 20 例(66.67%)高于对照组 10 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因心衰再次住院有 2 例(6.67%)低于对照组 7 例(23.33%)(χ2=3.272,P=0.021)。结论? 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得到改善,因此,该治疗方法具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20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样病变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
    余作娟,杜 丹,陈 光
    2022, 7(13):99-101.
    [摘要](106) [HTML](0) [PDF 1.83 M](540)
    摘要:
    目的?分析 356 例子宫内膜样病变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样病变 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行宫腔镜检查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样病变的 35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病理与宫腔镜检查诊断病变结果的情况,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采用 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宫腔镜预测子宫内膜样病变的诊断价值,采用 Kappa 一致性检验评估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 样病变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356 例子宫内膜样病变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检出子宫内膜息肉 207 例、功能性 子宫出血 115 例、黏膜下肌瘤 19 例、子宫内膜癌 8 例、不典型增生 5 例、疤痕憩室 2 例;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检出子 宫内膜息肉 211 例,误诊 4 例;功能性子宫出血 110 例,漏诊 5 例;黏膜下肌瘤 21 例,误诊 2 例;子宫内膜癌 8 例;不 典型增生 4 例,漏诊 1 例;疤痕憩室 2 例。ROC 分析显示,宫腔镜预测子宫内膜样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95、 敏感度 69.90%、特异度 77.25%(P <0.05),且与病理检查相比,宫腔镜检查各病变类型子宫内膜样病变符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样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功能性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 不典型增生、疤痕憩室 Kappa 值分别为 0.977、0.968、0.947、1.000、0.887、1.000,且均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 阴性与阳性预测值。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有效鉴别断子宫内膜样病变类型,且鉴别结果与病理检查结 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临床子宫内膜样病变快速诊断及分类鉴别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